噩耗! 美国疫情再崩塌! 开学10天15教工染疫死! 女儿母亲双...

 2021-9-6 01:22:30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噩耗! 美国疫情再崩塌! 开学10天15教工染疫死! 女儿母亲双双殒命 小姨办完葬礼也死了!

自从疫情开始至今,人们都没有见过如此凄惨致命的情景。

美国依旧是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全国有64万人死于新冠。

佛罗里达是美国国内死亡最多的州,上周四(9月2日),佛州报告一周新增1338例死亡病例,每个医院外面都架起了冷藏卡车存放尸体,全城都被新冠的死亡恐惧笼罩。

可以说,佛州目前正处于新冠有史以来最致命的一波疫情中


殡仪馆老板韦恩·布莱特 (Wayne Bright) 描述了一下近日的惨状。

一名女子前几天死于新冠,就在她家人帮她筹划葬礼的时候,她的母亲也感染新冠去世了。

她的小姨只好帮他们母女俩一起办葬礼,办完葬礼2周后,小姨也感染新冠死了。

布莱特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他上周刚刚帮他最亲密的好友策划了葬礼。


殡仪馆人满为患,医院的太平间也不堪重负。

当地卫生局表示,他们目前有超过10辆冷藏卡车停在各个医院外,因为每个医院的太平间都已经远远超过负荷,尸体被搬出来后才能接收更多的新冠患者。

甚至还有殡仪馆租用冷藏卡车的,一名女子说他家附近的殡仪馆突然开来了一辆冷藏卡车,并且停在他家后院门口,开始高速运转。


她前去抱怨,殡仪馆的人无奈地说:“因新冠死亡的尸体太多了内部一点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储存在外面。

她每天忍受着尸体的臭味,并且恐惧她可能会从这些气味中感染新冠,忧心忡忡,难以入睡。

8月中旬开始,佛州每天平均有244人死于新冠,比2020年夏天还要高。

迈阿密的一个学区近日传来噩耗,开学刚刚10天,就有15名教职工死于新冠!


其中一位是Abe Coleman,他已经有30年的教龄,带出了多名学生,如今因为新冠惨死。

除了他以外,还有14名年轻的教师或工作人员死去。但是因为隐私问题,不方便公布他们的身份。

至此,佛州的学校,最脆弱的孩子们所在地也失守。

除此之外,一家人被新冠灭门的惨剧每天都在上演。

5个孩子的母亲克里斯蒂娜·迈尔斯 (Cristina Miles) 还以为这是一个醒不来的噩梦,她的丈夫在感染新冠后死亡了,2周后,她和5个孩子全部感染了新冠,然后她的婆婆没挺过来,因新冠并发症而死

一家人四分五裂,曾经的欢笑再也回不来了。


克里斯提娜说:“我觉得我处于一种奇怪的梦境中。我每天都在鼓励孩子们,不要悲伤,要努力生活下去。”

但他们全家人都没有接种疫苗。


近日,还有一则让人震惊的新闻。

一名剑桥大学毕业的精英律师,居然也是坚定的反疫苗者,他经常通过Facebook向他的粉丝传播反疫苗言论。

甚至在他感染新冠后,他还打趣说新冠和感冒一样,结果10天后,他被发现死在了床上。一身的学问和成就直接归于尘土。

“病毒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太夸张了。”

“实验性的疫苗不值得你们冒险!”

“我们不能生活在对新冠的恐惧中,我们需要让政府知道这个。”

一个58岁的剑桥精英律师,时常跟他的粉丝传达这些反疫苗的言论,甚至在感染新冠之后,他还录了一个视频,告诉大家:“新冠和感冒没有区别,不需要害怕”

他保证自己可以痊愈,根本不需要去医院看医生。

他的妻子也被他说服了,只是每天给他送吃的,并不催促他去医院,尽管他咳嗽的已经很严重了。

第九天,妻子打开门给他送饭的时候,发现这名剑桥高材生已经死在了床上。

他的妻子此刻才知道,美国疾控中心说的是对的,丈夫说的是错的。

一名佛州的护士Pat Seemann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情绪一度崩溃。

他说,在过去的2周内,他的7个病人都死了,其中包括一对夫妻。


“我每个周末都在哭,我很伤心,也很生气。”

他每天都看着曾经健康鲜活的生命,在病毒的吞噬下惨死,他的一些病人才只有3、40岁。

他深刻地记得一对三十多岁的兄弟前后相隔12个小时双双死于新冠。他们每天都在挣扎,他们想活下去,想再和家人一起回到过去的生活。

如今的美国,每天都在上演生离死别,一家人被新冠灭门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昨天,美国新增病例高达19万1289例,前天17万,大前天21万。


在过去的一周内,美国新增病例几乎高达100万例。

殡仪馆堆积的尸体,医院外面一辆辆存储尸体的卡车,无一不在诉说着美国如同恐怖片一般的惨状!

从这些没有打疫苗惨死的人们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疫苗仍是我们对抗新冠的武器之一。

只是无论接种与否,都要保持警惕,在新冠病毒面前,不能有一丝的松懈。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