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不经意这东西每天都在吃,对身体损伤不可逆! 专家: 触发癌症开关!

 2022-4-1 00:10:00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2022年至今,全球天灾不断,地震、龙卷等、海啸、火山爆发、洪水、野火,每一次警报,牵扯的都是人类的生命,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与大自然的关系。


人类上天入地,自以为无所不能,却毫不知晓,正在吃下自己制造的垃圾!


近日,一篇发表在《暴露与健康》(Exposure & Health.)杂志上的研究数据,震惊了全球——人类每周消耗约5克的塑料颗粒,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



不仅如此,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发现了微塑料!且有可能进入全身的器官!



维也纳医科大学的专家透露,人类现在一周会大概消耗掉5克的塑料颗粒,大小从小于0.001毫米的纳米塑料,到5毫米的微塑料都有,这些物质具有改变人体肠道微生物组成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吞进肚子里的这些塑料,正在对肠道造成严重破坏!


研究指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习惯,都能把塑料吃进肚子了。



比如说用塑料瓶喝水,如果一个人每天从塑料瓶子里喝1.5-2升的水,1年就能吞下90000个塑料颗粒!从水龙头直饮,每年摄入40000个塑料颗粒!



这样看太抽象?


那我们来具化一下,照人类目前“吃塑料”的这个速度——


1个月,我们能吃下21克塑料颗粒=一块乐高积木;


6个月,也就是半年,我们能吞下125克塑料颗粒=一碗麦片的量;


1年,我们能吃下250克=一个餐盘的大小;


10年,人类能吞进2.5公斤的塑料颗粒=一个救生圈浮标的重量;


一辈子,要是长寿的话,“有幸”能吃下40磅的塑料颗粒=两个塑料回收垃圾箱的重量;


……



在澳大利亚的海鲜市场,科学家们通过随机采样检测,在海鲜中发现了微塑料垃圾,鱿鱼、生蚝、海蟹、海虾、沙丁鱼等,体内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微塑料垃圾。



通过人类的海洋渔业捕捞,这些微塑料垃圾上了人类的餐桌,并被人类吃进肚子里。



聪明的人类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制造的垃圾,不仅仅危害了海洋动物的生命,还被自己吞下肚。



塑料颗粒虽小,但是日积月累,每周吞下一张信用卡,这一年得吃多少塑料?!细思极恐!


医学研究人员表示,塑料颗粒对肠胃道的影响包括了肥胖、糖尿病、慢性肝病等代谢疾病,且会引发免疫反应,激活体内炎症。


更令人担心的是,婴儿似乎也受到影响。


英国《自然·食品》杂志一项人类健康报告称,在使用含有聚丙烯的婴儿奶瓶冲泡标准配方奶粉时,奶瓶可能会释放出塑料微粒,直接影响到最脆弱的婴儿!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纳米塑料颗粒会“触发癌症形成的化学反应”!且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恐怕是不可逆的”!


不仅如此,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环境杂志》上,荷兰科学家发表了最新研究,他们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而可能进入人体器官!



科学家们对22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近80%血液样本内含有微塑料!



其中一半的血液样本发现PET塑料的痕迹,PET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饮料瓶;此外,超过1/3的血液样本内含有聚苯乙烯,这种塑料被用于制造一次性食品容器和许多其他产品;



研究负责人迪克·维塔克表示:


“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检测到、并量化人体血液中的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接下来会到何处?能被清除吗?还是聚集在某些器官内,甚至通过血脑屏障?”



微塑料可能通过空气、水或食物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特定的牙膏、唇膏和纹身墨水等进入人体。从理论上讲,塑料颗粒可能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器官。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微塑料及其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们担心,在实验室中,微塑料会对人体细胞造成损害。


空气污染颗粒已被证明会进入人体,且每年导致数百万人过早死亡,塑料颗粒会不会也有相同的后果?


塑料污染研究员马尔科姆·哈德森表示,“人类肯定还会生产越来越多的塑料,最终超过阈值,不仅仅是对环境,也可能危害自身!”



然而,塑料已然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了,不可抽离。从海洋到山脉、从空气土壤到食物链,微塑料碎片几乎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


那么,我们减少一点使用怎么样呢?


2022年开始,多个城市已经先后实施“禁塑令”,美国各州也颁布各项法令全面禁止提供塑料购物袋,且对一次性纸袋收取费用。



“禁塑令”一下,很多民众怨声载道,说这规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这是想从人们身上一分一毫榨钱?


现在想想,禁塑不止保护海洋生物免受垃圾伤害,更是为了人类自身,还有我们的下一代。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