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星舰飞了!又炸了,但终归离登陆火星又近了一步!

 2023-11-19 01:12:48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今年4月份,我们讲了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历经十年沉淀,研发的号称人类史上最强的可回收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 的首次发射。

(“星舰”首次发射)

遗憾的是,那一次发射,大火箭升空后就出现了问题。 一级的33台猛禽发动机,起飞不就之后就有5台停止了工作。

(星舰第一次发射,箭尾一级发动机图,黑的部分代表被迫关闭的引擎)
在升空两分多钟后,火箭的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分离失败,随后失去正常姿态,最终炸成了一团火球。
事后分析,因为发射台的设计失误导致起飞时几台引擎受损导致总推力不足。

七个月后,第二枚正式发射的“星舰”火箭又立到了发射台上。

SpaceX超重型火箭(B9)与星舰飞船(S25)再次合体和很多人预判的一样,这一次,也没有取得成功。
11月18日早7时,万众屏息的时候,现场画面传来——
发射1分钟后,所有发动机状态正常。
紧接着,星舰在与助推器分离后继续飞行。然而8分钟左右,一级火箭达到工作时序后,二级火箭发生故障。在后续的遥测数据中,SpaceX与星舰助推器失去联系,推定火箭故障
到这一步,可以说,虽然星舰SN25没有完成既定任务,但星舰第二次试飞相比首飞,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长久以来,SpaceX致力于“构建一个完全可重复使用的发射系统,能够将卫星、有效载荷、机组人员和货物运送到各种轨道以及地球、月球和火星着陆点。”星舰发射成功,无疑是其中重要一环。
截图自X
为了这一长远目标,星舰的开发非常重视经验积累和技术高效迭代。

马斯克对太阳系的野心,可以说三分之一都压在星舰上了。这艘星舰代号SN25,由马斯克成立的SpaceX公司建造。
它高近120米,其设计推力几乎是历史上任何火箭的两倍。
图源:BBC其实马斯克成立SpaceX的初衷就是要研发可回收的廉价商用火箭,大幅度降低空间运输成本,未来实现移民火星的远大目标。
为此,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一方面是从2002年到2012年,在十年时间里研发出了“猎鹰1号”低轨道运载火箭并试飞成功。
另一方面,从2006年到2016年,马斯克和NASA合作“猎鹰9号”可回收火箭发射成功,不仅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海上火箭回收,还将“龙”飞船顺利送入轨道,向国际空间站成功运送了物资。

此前,马斯克在2016年曾作出预测,SpaceX将在2022年实现首次无人登陆火星,随后将在2024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
马斯克曾说:“我最担心的其实是我们的发展速度——我们能不能在人类文明崩溃之前抵达火星?
2002年,在硅谷还弥漫着互联网神话的时候,大家都在谈论着如何才能实现“财富自由”,马斯克却离开了硅谷。
2001年,他第一次参加了航空爱好者们组成的非盈利组织“火星学会”,借此结识了很多科学家。
为了送地球的生物去火星,马斯克甚至联系俄罗斯军方想要买报废的火箭,自己进行改装。
不仅遭到了嘲笑,还被吐了口水。
“为什么不自己创立一家公司呢?改进火箭技术,减少太空旅行成本?”
他访问各路信息,寻找有关火星的一切时,发现资料稀少,惊异、愤怒,一边叫着“真是疯了”,一边成立了公司要自己造火箭。
2002年,Space X成立;2006年,猎鹰1号发射升空1秒后燃管破裂;2007年,猎鹰1号因引擎提前关闭发射失败;2008年,猎鹰1号冷却系统故障升空后坠入海洋。
命悬一线时,NASA给了他帮助。
2008年9月,猎鹰1号的第4次发射进入了地球轨道,同时NASA送来了16亿美元的大订单,盘活了Space X与焦虑的马斯克。
接下里的日子里试错、迭代。
2010年6月,猎鹰9号首飞试飞成功;
12月和龙飞船组合测试成功;
2011年5月载有货物的龙飞船被送入国际空间站。
2015年是人类航天的转折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12月22日,猎鹰9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一级火箭回收(陆上回收,2016年8月实现了海洋回收)。这一举动,震动了全世界的航天工作者们。不尝试永远不会成功。SpaceX经手NASA价值29亿美元的合同,要用“星舰”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登月,只是马斯克抵达火星愿景的中转站。当下而言,马斯克的星舰试飞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壮举。
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这离登陆火星又近了一步!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