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特朗普「对中国关税将大降」但不是0!股市飙涨!美开战东南亚「最高关税3521%」越南柬埔寨急查「洗产地」

 昨天 20:07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重磅突发!特朗普(Donald Trump)今日突然改口,宣布将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原先高达145%的税率将迎来显著下调。

特朗普态度突变在华尔街掀起巨浪,市场迅速作出积极反应。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和标普500齐齐飙升,涨幅均超过2.5%,投资者情绪明显回暖,市场情绪一扫此前阴霾。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曾高调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最高达145%的关税,震惊国际市场,引发广泛恐慌和资本市场剧烈震荡。

然而,今天下午他在白宫对记者表示:“145%的关税确实太高了,我们不会维持在这个水平。未来将会有大幅下调,但就算下调,也不会回到零关税。”

特朗普的态度转变紧随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此前的表态。贝森特在周二于华盛顿举行的一场闭门投资峰会上,率先释放了缓和信号。

他指出,美中贸易战当前的局势已难以为继,并预期双方将在不久后迎来实质性谈判进展。贝森特的发言迅速点燃市场乐观预期,推动股市随即作出积极反应。

事实上,近几周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一度飙升至145%,中国也迅速回击,对美国产品加征高达125%的反制关税,导致双方贸易活动几近停滞。

但从目前局势来看,中国的强硬回应显然奏效,迫使特朗普不得不做出妥协。

最高关税3521%!美开战东南亚

美国商务部今日宣布,拟对来自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其中对柬埔寨的税率高达惊人的3521%。

此举被视为针对所谓依赖“非市场经济体补贴”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所采取的打击措施。

该项决定尚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6月正式批准后方可生效。

根据美国政府发布的声明,此次决定源于一年前启动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

调查聚焦于那些在东南亚设厂、但背后由某些亚洲国家提供资金、技术与管理支持的企业。

相关企业被指通过在第三地设立生产基地进行出口,以规避现有贸易限制,从而实现所谓的“洗产地”操作。

美国商务部指出,这是首次在反补贴调查中认定企业接受的是“跨国补贴”——并非由其所在国政府提供支持,而是来自境外的政策性倾斜。美方将此类行为视为一种“系统性的规避策略”,认为它对美国本土制造业造成了实质性冲击。

多国企业遭点名 税率分布严峻

此次拟被征税的对象涵盖多家跨国企业,包括:

  • 柬埔寨产品:关税高达3521%

  • 某大型企业自马来西亚出口产品:关税约40%

  • 同一企业自越南出口产品:关税约245%

  • 另一企业自泰国出口产品:关税超过375%

  • 其越南出口产品则达200%以上



一旦上述税率正式生效,将与本月初美国加征的10%基础关税叠加,构成层层叠加的高强度贸易壁垒,预计将对全球太阳能产业链带来深远影响。

尽管美国政府在声明中并未点名特定国家,但强调东南亚已成为“高度依赖境外补贴制造商”的集中地。

特朗普总统在多个公开场合指出,一些企业通过“产地转运”手段,将产品更换标签后出口,以规避现有关税政策。

他表示,美方将对这类行为采取“对等反制”。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从相关国家进口的太阳能产品总值约为11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被视为“转口热点”的东南亚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在美方持续施压下,东南亚多国已启动相应机制,加强对“洗产地”行为的打击与防范。

越南政府近日下令强化对商品原产地及进口原料流向的查验,防止本国成为外国产能“借道输入”的中转站。

与此同时,政府要求商业部与海关部门加大对“产地证书”申请激增企业的审查力度,提升出口活动的透明度。

该指令明确指出,商业部、海关及其他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用于生产和出口的关键原材料,确保其原产地真实可信。此外,越南还将执行更严格的审查程序,对工厂进行实地检查,严格把关“越南制造”(Made in Vietnam)标签的发放。文件中特别提到,要密切关注那些近期产地证明申请数量骤增的企业。

据越南政府官方网站报道,总理范明正在4月22日于河内召开的会议中表示,要求政府贸易谈判团队为即将与美国展开的关税磋商做好充分准备,并强调必须确保谈判过程不会对越南已签署的其他贸易协定或现有市场造成负面影响。

柬埔寨方面则由副总理孙占托领衔的“美柬贸易与投资工作小组”20日与美方启动视讯谈判,寻求缓解税率压力。柬埔寨美国商会(AmCham)会长巴奈特(CaseyBarnett)表示,目前柬埔寨政府正修法,以控制和防止其他国家利用柬埔寨作为出口商品到美国的中转站。

哥伦比亚总统签证被废

怒骂特朗普“唐老鸭”

就在特朗普对中国示好的同时,另一则同样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也闹得沸沸扬扬,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Gustavo Petro)惊讶发现,他前往美国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会议的签证竟被吊销了。

佩特罗对此大为恼怒,公开在部长会议上嘲讽特朗普为“唐老鸭(Donald Duck)”:“我本来都不需要签证,不过,我已经看过唐老鸭好几次了。所以,我得去看别的东西了。”

特朗普之所以撤销佩特罗的签证,源于今年一月哥伦比亚拒绝接收美国两架遣返移民的军机。

当时,特朗普下令用军机把160名哥伦比亚移民从美国遣返,飞机都飞到半空了,佩特罗却临时叫停,理由是这些移民在飞机上被铐着手,待遇太不人道。

这件事令特朗普火冒三丈,立马威胁要对哥伦比亚商品加征25%关税,还要把哥伦比亚政府官员、他们的家人甚至支持者全都列入签证限制名单。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也不甘示弱,曾短暂宣布对美国产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但在美方压力下最终选择妥协,接受了遣返移民,关税威胁也暂时搁置。

谁知,特朗普这边还是不依不饶,来了个秋后算账,直接把佩特罗的签证给废了。使得佩特罗无法赴美参加国际会议,只能派财政部长阿维拉(Germán Avila)代为出席。

这次事件加剧了美哥两国之间本已紧张的关系,曾经在前任总统拜登(Joe Biden)时期双方关系相对融洽,如今却陷入了持续僵局。

特朗普此次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突然“服软”,主要是经济现实压力使然,而他在对东南亚和哥伦比亚等国的强硬举措,则显示出其外交政策的不可预测性。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贸易关系的重新调整,以及与各国的外交摩擦持续发酵,继续密切关注华盛顿的下一步动向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