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流浪汉都是因为离婚破产?才无奈睡大街的么

 2024-4-4 22:50:24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无家可归(homeless)在美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多数人很少尝试去了解这些流浪的人。

数据显示

1.homeless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 50 岁。2.48.3%的homeless是白人,39.4%是非裔,亚裔占1.3%3.61%的homeless是男性4.20%的homeless是儿童5.42%住在大街上的儿童认为自己是LGBT6.纽约市有全美五分之一的收容所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选择流落街头?他们是自愿还是迫不得已呢?

@tianxiaguixin在一亩三分地提问说:在知乎看到很多美国流浪汉都是因为离婚破产才流浪的?是真的吗?

热门回复@91tucao

看地区,麻省那边比较严重。法律对女性保护的太好

我一同学捉奸在床,结果老婆反告他家暴。打官司打了好几年,房子归女方,他几乎净身出户,还要付赡养费。

现在天天想创业,否则赚的钱基本都给前妻和她情人了。

@guolijia32

有个前同事离婚的时候住了三个月的车子。没有办法在付mortgage的同时再负担自己的租金,房子在离婚程序走完之前归老婆住。

这种应该都是暂时的。美国失业有失业保险/救济,付不起账单可以申请破产,信用不好的人很多,并没有都变成homeless。弯曲这边多数homeless还是有滥用毒品酒精或者精神问题

@Wofkkrjql

在加拿大的确是有很多,美国也应该一样,我将近20年前读中学的时候开始做义工,接触过的不止一个。

离婚处理不好的代价是很大的,可能净身出户还要养对方。

我见过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个例就是整个人被毁了,前电脑公司的中层管理,因为离婚没处理好净身出户,大mansion没有了,又赶上dotnet bubble,收入也没有了,后来整个人就不好了,每天喝酒,把钱彻底喝没了就开始流浪,他只有在shelter做meat loaf的时候会吃,其他一概不碰,估计是有特殊的回忆吧。

大多数人流浪的人都是有心理或者精神问题,没有得到治疗,然后才开始接触drug麻痹自己,精神疾病的治疗即便在加拿大也是需要自己花钱才可以,psychiatrist一般都需要psychologist的referral。

还有一部分完全是被生活打倒了,所以说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因为你完全不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

在我接触homeless里只有一个华裔,是一个老爷爷,他说自己是福州人,还有一个妹妹在新加坡,福州基本是他唯一会说的中文词。后来应该是因为感情破裂开始流浪,偷东西,还经常打架,所以shelter不允许他住在里面。

但是他也有好的一面,一旦他要到的钱多就会带其他年轻的流浪朋友去costco吃热狗,costco的会员估计是他最后的尊严吧。

他年轻的时候在中餐馆打工,还教会我怎么做虾饺和烧麦,在他看来早茶=中餐。

@森野夜

我知道的case是被医疗拖垮的,低收入working class, 医保不好,一出个意外住个院就是巨额账单,然后还不起欠着,然后信用就烂掉了,然后租房子换工作干啥都受阻,恶性循环

@夕颜小妞妞

我们有一个小小的破房子出租,里面的租客就是‘信用烂掉’的人,大概300分?记不清楚了。

当时他给我们写了一封长信解释为什么信用这么低,简单来说就是他出车祸快死了,医疗账单100万美元左右,他实在付不起,就没有还医院钱,就信用坏掉了。

但是他现在有工作是个厨师,希望我们把房子租给他。我们最后租给了他,也在按时付房租,如果是公寓一般是不会有人租给他。

@frupoe

疫情前我常和不同地方的Homeless聊天,我见到比较多的是退伍老兵,战场回来留下一身伤病,酗酒或者drug addict。

当然也见过国内以前那种乞丐组织,根本不是homeless但是就是同一伙人出来举牌子讨钱,以前在中部见过几次。

LA这边homless就很杂了,有很多突然失业付不起房租的就上街了,COVID之后多了不知有多少。

@bambooooo

可以看个YouTube channel叫Invisible People,专门采访流浪汉,基本没有固定居所就定性为流浪汉了。很多原因挺让人唏嘘的,尤其年轻人,大多因为家人的吸毒或者abuse…

@youlegelin

美国社会的容错率还是很低的,加上普遍养成的超前消费的习惯,很多人都是失业半年以上车房被银行收回后沦为流浪汉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有人调查过纽约的流浪汉,除去那些酗酒吸毒有心理疾病的,大部分由于意外沦为流浪汉的人在半年到一年后都能慢慢回到正轨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