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北京新增本土病例6例。
到6月16日,累计报告本地病例破百,首都疫情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截至目前为止,北京朝阳、丰台、门头沟、大兴四个区已经启动战时机制。
进入“战时状态”。
而这一切,都与一个地方有关联——新发地市场。
北京新发地市场,应该没想过有一天以这样一种方式闻名全国。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6月13日3时起,新发地市场宣布暂时休市。
新发地市场及周边11个小区开始封闭管理,3所小学,6所幼儿园立即停课。
很多人对新发地市场没有什么概念,要知道这里可是被称为首都的“菜篮子”,是全亚洲交易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虽然离市中心有点距离,但却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很早的时候,这里还叫“新坟地”,曾经是附近看坟人的居住地。
1958年,这里的坟地被夷平,闲置的土地被开辟成了农田,顺势改名“新发地”。
不是「新的新冠爆发地」的简称!
新发地位于丰台区,而丰台一直以来都是北京的蔬菜产区。
改革开放后,新发地凭借着处于南北交通要道的地理优势,迅速壮大起了露天市场。
农民自发地在马路两边摆摊儿卖菜卖水果,生气勃勃,好不热闹。
上世纪90年代的新发地市场
1985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放开肉、蛋、水产、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和“打开城门欢迎各地蔬菜进京”两项举措。
在原本自发的小集市上,划出了15亩地,建立了小型的农贸市场。
这就是最早的新发地市场。
那个时候的新发地市场十分简陋,但是收费低、入驻手续简单,吸引了不少商户加入,规模越来越大。
一直到现在,新发地市场占地面积达1680亩,承担了北京约80%的农产品供应。
日吞吐蔬菜接近2万吨,猪牛羊合计近500头,水产1500多吨……
经营范围也从最初的蔬菜、瓜果扩大到了粮油百货、五金家电、烟酒糖茶全方位覆盖的大市场。
进了新发地逛是逛不完的,不迷路就很好了。
很多摊点都是路边停一个大卡车直接卖。
每个种类,都有自己专属的交易区域,比如买冬瓜的,这一条街就只卖冬瓜。
这么多年,新发地对于北京人来说,早就成了地标性质的存在。
这里有最新鲜的蔬菜瓜果,早上四五点钟,挂着露水的菜叶子绿得发亮;
这里也有最真实浓郁的人间烟火气,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尤其是最爱赶早的大爷大妈们,这里的菜又新鲜又便宜,种类齐全,几乎可以一站式购齐,确实是他们的天堂。
2008年,新发地还在北京城区开起了蔬菜便民店,新鲜的蔬菜瓜果可以辐射北京上千个小区。
2019年,新发地市场年交易量1749万吨,交易额1319亿元人民币。
在全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中,新发地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已连续十七年双居全国第一。
这么大的名气就连BBC都称它为“北京饮食文化的灵魂”。
本该最热闹的新发地,如今冰封。
只剩下消毒水一遍一遍的喷洒和空空荡荡的街道。
病毒封存了热闹,但不会击垮我们的斗志。
截至目前为止,全市7120个社区(村),近10万名工作者,已经在第一时间奔赴抗疫战场。
并在最短时间内,排查了曾去过新发地市场近20万人员。
这个速度背后,是勇敢人的坚守。
北京气温持续走高,医护人员裹着厚厚的防护服一个人一个人检查。
衣服已经湿透,脸上热得发红。
网友拍的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什么叫做「北京速度」。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
酷暑高温的北京,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为孩子跪地工作。鞠躬致敬!
在北京大观园核酸检测点看到的一幕,医生脱下防护服,全身都湿透了。
@小黑夜之晴
快22点了,居委会的一位大伯边擦汗边在每个单元门口按门铃,询问每户“有没有去过新发地的人”。
结束还不忘一句“谢谢,辛苦了。”
从白天到黑夜,从严冬到酷暑。
我们已经跟新冠病毒斗争了近半年时间。
从冰雪封城到复产复工,我们的正常生活来之不易。
但抗疫还没有结束,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口罩不能随便摘,心里的弦时刻要绷紧!!!
勤洗手,勤消毒。
寒冬消融,盛夏来临。
我们相信北京一定可以胜利!
稳住!炸酱面!我们能赢!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BBC《中国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