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01:51:56
|阅读模式
0
拒绝NASA求购,苏州美女星空刺绣火了!人民日报为其点赞:瑰宝,只能留在中国!
“好漂亮的星空啊,这是哪位摄影大神拍的?角度抓拍非常好,太美,太惊艳了!”这是评论区一位妹子的留言。

《星空》 《猎户座大星云》 《蟹状星云》
有好心人默默回复她道:
确实美轮美奂,
但这不是照片是刺绣!
本以为回复能解答这位妹子的问题,
却没想到引来了一大批网友的质疑:“这明明是照片,不可能是刺绣,不信你放大看看,一点刺绣痕迹都没有,
你骗人的吧~”
▲《海王星》
虽然很难让人信服,
但这真的是苏州绣娘陈英华的刺绣作品,因其刺绣技艺精湛高超,还被网友赞为“苏州魏璎珞”。
最近她还因为《星空·宇宙》系列刺绣图,冲上了热搜。
创作这个系列作品的灵感,其实是来自于紫金山天文台的梅苞老师。有一天,她在梅苞老师那里,看到了几张星空图片,当时她就被星空的,深邃广袤、繁复多变、变幻莫测给震撼了,心想能不能用针线来表现星空的美丽。

但因为星空的特点是
神秘莫测、淡入淡出,颜色变幻多端,
传统的针线和技法都不适应。
为了寻找最合适表现的丝线,她进行了100多种尝试,
最终把丝线做到了桑蚕吐丝的粗细,是普通丝线的1/16。

之后她创作了16幅星空图,因为太精美,刷爆了朋友圈。

这是《马头星云》,马头星云光是颜色就有黑色、红赭、红、梅红、紫色、茄紫色及少量蓝等色等,她用了近10种阵法和20多种颜色,
才将马头星云完美呈现。
梦幻般的紫色,彷佛天空之境,一眼就让人沉沦。
这是《狮子座星云》, 她先用斜线条直丝绣制狮子的轮廓, 然后用小乱针排列绣制云彩, 用不规则排列绣制绣制周围的气体, 光是针法就用了20多种, 前后历经数十遍才完工。
简约的风格与静谧的色调, 让人彷佛穿越到了光年之外。
这是《天王星》,”天王星共有11层光环,不同的环有不同的颜色。“看起来都是蓝色,但实际上有十几种蓝,每一种都是反复推敲后才确定。最终呈现的效果,与哈勃望远镜所拍照片相比,更加层次清晰,丰富立体,彷佛触手可及。

这是《日斑》,采用了创新的针法,花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
最终绣出来的效果很逼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阵火热。
《日斑》
虽然以上都是刺绣作品,但星云的朦胧与氤氲都恰到好处,恍惚间还让人以为,自己在遨游外太空。
有人误以为是照片也不奇怪,尤其是把星云放在黑色的背景中后,上万种颜色和针线互相交织,呈现出高级的光泽感,更让人觉得这是高逼真、高像素级别的摄影作品。
 以上是刺绣
毕竟NASA用太空望远镜拍摄出来的效果,也不过如此。
如果我不说,你能分辨出来,
哪一个是刺绣,哪一个是照片吗?
 NASA拍摄的星云
除了星云,陈英华还能绣出天上闪亮的星辰。

不信?看下图,满屏光芒四射的星星,
彷佛是有人把一把碎钻投掷到了夜空。
感觉晚上做梦都有了素材。
刺绣作品
星空系列完成后,陈英华受邀参加展览,
因为作品精美至极,一展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人们纷纷赞叹:这简直是织女下凡,手工太牛了!

之后,陈英华又潜下心来,
创作了“天文奇观”系列的刺绣。
 
2012年,
陈英华受邀参加第28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展出她带着两个系列24幅作品,在联合会上惊艳亮相,再一次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极光》
然后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她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人员找上门了,对方开口提出要高价购买,她的星空系列作品。听此一言,陈英华连价格都没问便回绝了。 “我花了那么多心血,不想给别人,我想让它留在国内的科技馆,
让更多中国人看到。”

这件事被网友知道后,很多人为陈英华感到惋惜。

卖给NASA,可以名利双收,
但在陈英华心里,比金钱更重要的是,
”刺绣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应该在中国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在苏州刺绣世家出生的女孩,陈英华对于刺绣有着很深的感情。
她自己的妈妈和奶奶,就是一名苏州绣娘,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就喜爱刺绣,14岁的时候就正式拜师母亲,学习刺绣,此后每天都要在绣桌前坐十五六个小时,学习针法与分线。

因为从小耳闻目染,技艺方面她学的飞快,很快就达到了可以出师的水平。但刺绣,最难的还不是技艺,而是寂寞。

刺绣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需要大量的精力与耐心,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花十几个小时只干一件事了。
当初一起学刺绣的人后来半路都离开了,只有她因为热爱而咬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热爱,她尝试了大量不同风格的刺绣。
一副《贵妃醉酒》,绣出了油画般的质感,收藏价高达33万。
▲《贵妃醉酒》 142×170cm
后来故宫找上了她,邀请她为故宫修文物,她一听是为国家做事,
也没打听回报,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她先是修复了乾隆花园,倦勤斋门框中间的双面绣夹纱(槅扇心)。
这项工作并不简单,倦勤斋有128幅双面绣屏风隔断,
这些隔断共有60多种颜色,15种图案,所用针法都是宫廷古法,大多早已失传,想要复原,就必须先博览历史。
遇到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傅。
从传统样式中汲取灵感。

查阅了大量书籍,终于掌握了清朝绣法的所有要点。

最终她将清宫绣法与现代绣法相结合,运用了缠针、单平套针、双平套针、集套针、滚针、旋针、双面绣等多种针法,花费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倦勤斋门框的修复。
后来,她承接下了修复龙袍的任务。
▲图为《米珠龙袍》局部 获2012年“儒仕儒家•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这是一件康熙赐给三公主的龙袍,全身有8条龙,缀满40000颗微粒珍珠做龙鳞,但因为珍珠太小,
普通的针穿不过去。

她便把针换成直径约0.5毫米、 长约4厘米的特殊绣针, 花了1000天完成复原, 现在的成品被内蒙古博物馆珍藏。
▲图为米珠龙袍上的盘金绣,以纯金线盘绕、丝线横向钉固
之后她还修复了,太上皇宫龙椅上的一个靠垫,这个靠枕上的金线,是18k真金纯手工搓制,为了复原,她闭关了几个月,不接见任何人,一个人忍着孤独和寂寞,完成了这件作品。
 
至今,
她修复的故宫文物多达100多个,为传承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的这些作品和星空刺绣图,目前都收藏在陈英华刺绣艺术馆里,供中国游客参观。

爆红之后,
如果是别人,可能早就买车买房,
频繁出现在媒体面前,当起了网红,
但她则相反,主动离开了镁光灯,在自己的家乡悄悄地做了一件大事:
她在苏州开办了刺绣班,因为大部分绣娘都是40、50多岁的,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在当地身体力行地,号召年轻姑娘学习刺绣,“只要愿意学,全都免费授艺。”
恐怕在很多人看来, 刺绣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因为热爱, 刺绣对她来说反而是享受。
“一坐下来刺绣的时候,我就觉得心很静,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以线着色,在纱布上挥毫。”

▲《雄狮》
刺绣, 是一门美丽而寂寞的手艺, 一幅作品要经过, 数年数月的磨砺才能成就, 正因为如此,刺绣这门手艺, 正在被浮躁的时代所遗忘。
但幸运的是, 我们还有陈英华这样的手艺人。
因为热爱, 所以甘愿在一次次的沉寂中, 把浮躁和喧嚣, 打磨成一幅幅惊为天人的刺绣作品, 一针千年, 而后令中国古老的刺绣之美, 惊艳世界。
|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