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人类红色警告! ” 联合国称全球变暖正接近极限 未来很有可能再发生严重灾难…
美西当地时间8月9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根据联合国(United Nations)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大约在十年后,气温可能会超过世界各国领导人试图阻止的变暖水平。
联合国将这份报告称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这项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警告称,极端热浪、干旱和洪水将会越来越严重。
据报道,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数十万年间,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地球。这份评估报告还发现,一些已经发生的变化,如海洋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在几个世纪到几千年内都是不可逆转的”。
该报告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自2013年以来最全面的评估,为人为造成全球变暖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案例。这份报告称,气候变化是人为造成的,是“明确的”、“既定的”事实。
报告的合著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资深气候科学家琳达·米恩斯(Linda Mearns)说:“情况肯定会变得更糟。我们无处可逃,无处可藏。”
科学家们表示,有可能发生最严重气候灾难,但如果世界各国迅速采取行动,这场灾难是可以避免的。
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有望稳定不断上升的气温。
这份报告警告称:“如果不立即、迅速和大规模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1.5℃至2℃之内(《巴黎协定》)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1.5℃的门槛是一个关键的全球目标,因为超过这个水平,就可能到达所谓的气候“临界点” (Tipping point)。20年前,IPCC提出了气候“临界点”的概念,即全球或区域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外一种稳定状态的关键门槛,临界点事件可能是不可逆的。
模型显示,如果气温升高1.5℃,格陵兰冰盖就会消失。
报告还说,全球变暖2℃的情况下,极端高温往往会达到农业和健康的关键容忍阈值。
IPCC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来自195个成员国政府的数千名科学家组成,他们通过对最近发表的经同行评议的全球变暖研究进行审议,并将研究结果汇编成一份关于当前气候状况的报告。
IPCC的最新研究结果于上周五得到195个成员国的批准,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召开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COP26)之前提供了一份现代气候科学的“黄金标准”总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今天IPCC公布的第一份报告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个‘红色警报’。警钟震耳欲聋,证据无可辩驳。”他补充称,“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扼杀我们的星球,并使数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说:“用体育术语来说,我们可以说大气受到了兴奋剂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开始比以前更频繁地观察到极端天气。”
自1970年以来的50年中,全球地表温度的上升速度超过了过去2000年中的任何相同时间段。这种变暖已经影响到全球每个地区的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无论是像最近发生在希腊和北美西部的热浪,还是像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洪水,在过去的十年中,极端气候的影响已经加强了。
BBC汇总了IPCC报告和未来五大可能,分别是:
IPCC报告的五个要点:
在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间,全球地表温度比1850年至1900年高出1.09摄氏度;
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过去五年最热;
与1901年至1971年间相比,最近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几乎增加了两倍;
1990年代以来全球冰川退缩和北极海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非常可能(90%的可能性)是受人类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包括热浪在内的极端高温天气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而寒冷气候则变得不那么频繁和严重,这种状况基本确定。
未来的五大可能:
如果所有排放情况都出现,2040年地球气温将比1850年至1900年的温度高出1.5摄氏度;
如果所有排放情况都出现,在2050年前北极将在9月出现至少一次冰雪全部溶化的情况;
即使温度只上升1.5摄氏度,一些“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极端事件也会越来越多地发生;
到2100年,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现象,在一半以上的潮汐测量地点至少每年出现一次;
许多地区的火灾天气将可能增加。
与此同时,报告还明确指出,人类目前经历的气候变暖已经使许多地球得以生存的支撑体系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几百年到几千年的时间范围内是不可逆转的。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都签署了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制定的减排目标。
海洋将继续变暖并变得更加酸性。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山地和极地的冰川将继续融化。
在海平面上升问题上,科学家们为不同的排放水平建立了相关的统计模式。结果是,本世纪末海平面上升约2米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到2150年海平面上升5米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可能到了2100年时,沿海地区又会有数百万人受到洪水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