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移民部长迪亚布(Lena Diab)最新宣布,加拿大将优先为已在本地生活的临时居民提供永久居民(PR)机会,而非来自海外的新申请者。
与此同时,她公布了未来三年加拿大允许定居移民的详细数量。
一次性"大赦":11.5万难民+3.3万工签者将获PR
根据周二公布的联邦预算,加拿大将在未来三年内冻结永久居民人数,每年维持在38万人。
不过,加拿大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部(IRCC)周三公布的进一步数据显示,未来两年内政府还将通过一些一次性项目,额外增加14.8万名永久居民。包括:
图源:canada.ca
在周三发布的《移民水平计划》导言中,迪亚布指出,移民部将“优先为那些已经在加拿大生活和定居的临时居民提供永久居留机会,从而进一步减少新增入境人数”。
她表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减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压力。”
加拿大移民部长Lena Diab
难民权益组织对政府公布允许11.5万名已获庇护资格者在未来两年内正式获永久居民身份的消息表示欢迎。
加拿大难民委员会(CCR)联合执行主任斯里尼瓦桑(Gauri Sreenivasan)称,这是“一项姗姗来迟的重要举措”。这些难民在获得永久身份后,将能申请团聚,把留在原籍国的子女和直系亲属接来加拿大。
她估计,目前约有15万名已被认定为“受保护人士”的成功庇护申请者,仍在等待转为PR的积压名单中。
图源:CTV
临时居民入境大幅收紧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获批永久居民身份的人中,大约有一半已经居住在加拿大,其中多数持有工作许可。
联邦政府周二宣布,将大幅削减临时居民人数,包括在未来三年内把国际留学生入境人数减半,同时稳定永久居民总量。
财政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周三在蒙特利尔的商业演讲中表示,一些人在加拿大已经居住多年,“我们应当为他们提供获得永久身份的路径”。
“如果你已经在这里生活四五年,你的孩子都快上高中,那你已经不算‘临时居民’了。我们必须以建设性的态度看待这种情况。”
移民政策经济学家洛廷(Henry Lotin)指出,数据显示,那些已经在加拿大居住,工作或学习的永久居民,在拿到身份后,其收入水平普遍高于直接从海外引进的新移民。
“最关键的是,这些本地转身份的永久居民不会像新到者那样增加住房、医疗、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负担。”洛廷说。他曾是联邦经济学家,也是“综合贸易与经济咨询公司”的创始人。
图源:CTV
商鹏飞补充说,渥太华将通过临时外劳计划优先满足非城市地区的劳动力需求。预算文件还提到,移民计划将“考虑受关税影响的行业和部门”。
政府计划减少临时外劳的年度接收目标:从今年的8.2万人降至明年的6万人,并在2027年和2028年进一步减至每年5万人。
不过,这一目标不包括季节性工人,例如水果采摘者等短期低薪劳工,他们通常在一年内进出加拿大,不超过270天。
洛廷警告称,将短期工人排除在官方统计之外,可能“模糊访客签证与短期工作签证之间的界限”。
“每一个获得签证的人都应被计入统计,”他说,并强调准确数据对住房与社会支持规划至关重要。
这份移民蓝图显示,加拿大将大幅削减临时居民(包括留学生)的入境人数,从2025年的67万3,650人降至2026年的38万5,000人,并在2027与2028年进一步降至每年37万人。
此外,联邦政府还削减了国际留学生和难民,包括私人资助的难民的接收目标;但同时提高各省提名永久居民的名额,从今年的5.5万人上调至明年的9.15万人,以便各地针对区域劳动力缺口选人。
图源:canada.ca
新民主党移民事务评论员关慧贞(Jenny Kwan)批评称,政府的新计划“意味着加拿大背离了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开放、进步和包容国家的传统角色。”
她指出,大幅削减留学生名额,在此前已有的收紧基础上,将“进一步打击全国各地的学院和大学及其依赖留学生经济的社区,并导致全国范围的就业损失。”
印度霸榜:加拿大移民第一大国
2024年加拿大永久居民的5大来源国:
经济类和家庭团聚类移民的最大来源国是印度,远超其他国家。
来自中国的经济类移民17,775人,排第四;家庭聚团移民8,320人,排第三。
图源:canada.ca
2024年临时居民的5大来源国:
临时外劳的最大来源国分别是墨西哥、印度、菲律宾、危地马拉和牙买家。
国际流动项目(免LMIA工作许可)的最大来源国是印度、乌克兰、伊朗、菲律宾和中国。
留学生学签的最大来源国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菲律宾和法国。其中印度留学生达18万8,465人,中国56,355人。
访客的最大来源国是印度、法国、英国、墨西哥和中国。
图源:canada.ca
不难看出,无论是PR、留学生还是临时外劳,印度都是加拿大移民和临时居民的“头号贡献国”。因此,印度移民在新政策下拿PR的相对比例也更高,可以说是“稳稳霸榜”。
你怎么看这次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