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 宣布疫苗有效当天,辉瑞CEO抛售大半股票,血赚3700...

 2020-11-11 17:29:58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惊爆! 宣布疫苗有效当天 辉瑞CEO抛售大半股票 血赚3700万 疫苗已现副作用!
本周一,美国辉瑞和德国BioNTech共同宣布,两家公司联手研发的新冠疫苗,有效性超过90%。消息一出,全球沸腾,股市飙涨。WHO顾问称辉瑞疫苗“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疫情走向”。


然而,人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之际,今天(11月11日),一则重磅消息令所有刚刚在疫情中看到希望的人们,心里一沉——

辉瑞董事长兼CEO,阿尔伯特·伯拉(Albert Bourla),在宣布辉瑞疫苗重大利好消息导致辉瑞股价飙升后,当天就抛售了自己手中62%的辉瑞股票,将560万美元(约3714万人民币)塞入腰包。


这一惊人交易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周二晚间提交的文件披露。文件显示,伯拉以每股41.94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32508股,共获利560万美元。


要知道,在周一公开宣布疫苗能阻止90%的新冠传播后,辉瑞公司的股价瞬间暴涨15%,达到了41.99美元,这是辉瑞一年以来的股价最高点。而辉瑞的CEO,就在这个最高点,卖掉了自己62%的股票。


如此精准的时机把握,很难不令人想入非非。

伯拉并不是唯一一个从周一疫苗结果宣布中尝到甜头的辉瑞高管。辉瑞的执行副总裁和首席企业事务官萨利·苏斯曼(Sally Susman),也在周一辉瑞股价涨至41.94美元时,抛售了43662股辉瑞股票,将180万美元(约1194万人民币)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多名接种辉瑞疫苗的志愿者在今天爆出,注射疫苗后的副作用相当严重。来自美国德州的44岁男子Glenn Deshields称,注射辉瑞疫苗后的副作用像“严重宿醉”。


美国密苏里州的45岁女子Carrie则称,接种后出现头痛、发烧、全身疼痛的症状,并且打完第二剂后,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同样参与了辉瑞人体试验的美国乔治亚州42岁工程师Bryan,在接受两次注射后,还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不仅如此,他的孩子和妻子也相继确诊,最终全家人都被感染。不过,Bryan猜测,他可能被注射了安慰剂。


针对辉瑞CEO抛售股票一事,CNN向辉瑞公司进行了质询。

辉瑞一名女发言人在回复CNN的邮件中称,CEO伯拉出售股票是在8月份就计划好的,“出售这些股票是伯拉博士个人财务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制定计划(10b5-1)的一部分。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该计划允许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内部人士在预定的时间交易预定数量的股票。”


“通过我们的股票计划管理人,伯拉博士在8月19日就授权出售这些股票,条件是当股票达到特定价格。”

通常来说,许多企业高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抛售股票,以分散自己的投资组合。但他们也可以选择推迟出售股票,以避免看起来像是在利用可能提振公司股价的一次性事件中获利。

然而,伯拉显然没有打算避嫌的意思。


在周一宣布疫苗有效性超过90%时,他表示自己是在周日,也就是试验结果正式公布的前一天得知这个消息的。

换言之,他当时就已经确定,第二天股票必定会暴涨。


周一宣布辉瑞疫苗90%有效当天,伯拉声称:“对科学来说,对人类来说,今天是伟大的一天。”他同时表示自己在周日得知该结果时,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现在看来,伯拉的喜极而泣可能不单单只是为了科学和人类。


其实,辉瑞不是第一家爆出类似消息的疫苗公司。

早在今年5月,研发新冠疫苗的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就有两名高管在发布令人振奋的疫苗试验结果后,悄悄趁股票飙升至高点时,出售了近3000万美元的股票。

这两名高管分别是Moderna的首席财务官Lorence Kim和首席医疗官Tal Zaks,两人在宣布疫苗积极结果的当天,坐赚2500万美元。


实际上,Moderna在宣布疫苗积极结果后数小时内,就通过向公众出售股票,套现13亿美元。

而此后,由于医疗界对Moderna所谓疫苗积极结果的广泛怀疑,Moderna股票又迅速断崖式暴跌。


几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官员已呼吁对Moderna潜在的非法市场操纵进行调查。
今天关于辉瑞的两则消息,无疑令人丧气。其实,人们或许并没有那么在意疫苗公司高管赚了多少钱,大家担心的是,这些高管是否会为了中饱私囊而夸大疫苗试验结果,愚弄公众。当如此庞大的利益掺杂其中,获利者宣布的疫苗试验结果,还可信吗?


无论如何,希望辉瑞疫苗的“90%有效性”能经得起考验,不要让那些在苦难中翘首盼望的人们空欢喜一场。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