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2022年有望击败疫情!omicron感染在鼻子、喉咙!CDC:隔离出新规,口罩只需戴5天!

 2022-1-3 23:13:31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好消息!好消息!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在新年谈话中表示:

如果世界各国合力遏止新冠病毒扩散,

全球有望在2022年击败疫情!



谭德塞说,全球必须共同努力,

到2022年年中达成70%,

全球疫苗接种率的目标。

“我们距离在2022年7月开始前,

实现70%的目标

现在开始计时!”




「新冠+流感」组合flurona确诊

以色列卫生部于当地时间2日报告了首例新冠病毒和流感双重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未接种疫苗的年轻孕妇。


与此同时,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区也于当地时间3日报告了数例同时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病例,系西班牙首次报告该类型病例。


相关阅读

双重感染!首例「新冠+流感」组合flurona确诊!疫情顶峰将到!




尽管Omicron变种在美国迅速蔓延,然而科学家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这种变种比其他版本病毒更容易“感染喉咙、而非肺部”,科学家认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Omicron似乎更具传染性但致命性较低。



Omicron超狂传染途径曝光

专家叹:旧规则都没用了


自从新冠变异株Omicron席卷美欧就愈演愈烈!日前美国过去一周单日新增确诊人数竟然4度破纪录。



对此美国专家感叹:过去的病毒传播定律都不适用了!新的病毒已经不适用于旧规则,如果民众的口罩如果松了,或是短暂拉下口罩,甚至是走进一间刚才有人咳嗽的电梯内,就很容易可能感染上Omicron!



研究表明:Omicron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


据悉,此前的研究表明,Omicron其中一些突变使冠状病毒能够更紧密地抓住细胞。另一些则让病毒避开抗体,抗体是抵抗感染的早期防线。


在对老鼠和仓鼠的动物实验研究中,Omicron产生的破坏性较小的感染,通常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鼻子、喉咙和气管。这种变体对肺部的伤害要小得多,而以前的变体常常会在肺部造成伤害和严重的呼吸困难。



“可以说,一种疾病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系统的想法正在出现,”柏林卫生研究所的计算生物学家罗兰·艾尔斯(Roland Eils)说,他研究了冠状病毒如何感染气道。


剑桥大学病毒学家拉文德拉·古普塔(Ravindra Gupta)博士的研究小组在内的十几个研究小组一直在实验室里观察这种新的病原体,用Omicron感染培养皿中的细胞,然后将病毒喷洒到动物的鼻子里。



他们研究发现Omicron具有迅速蔓延的特征,甚至很容易感染那些接种过疫苗或已经康复的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病例数量的激增,住院人数的增加并不多。对患者的早期研究表明,Omicron比其他变种更不容易导致严重疾病,尤其是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尽管如此,这些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欧米克隆病毒的早期感染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感染各种类型的病毒都不太可能患上严重疾病。许多早期病例发生在对以前的感染或疫苗有一定免疫力的人身上。例如,目前还不清楚Omicron在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身上是否也会被证明不那么严重。



接种加强针十分必要


专家表示,目前全球飙升。尽管在目前Omicron变种传播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但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就是,即Omicron变种产生的疾病不像之前的波那么严重。因此,专家建议各国政府更多地关注于扩大疫苗接种,而不是限制传播。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病毒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Omicron改变进入人体的方式,也就意味着,Omicron有可能避开接种2剂疫苗的人的免疫力,但加强疫苗仍可以恢复部分免疫力!


这也就是说,即使病毒致死率很低,但传染性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



佛奇:别再看确诊数


而在美国,美国首席防疫专家佛奇(Anthony Fauci)也加入愈来愈多专家的行列,认为与传统新确诊数相比,住院率更能表明Omicron病毒的严重程度。


据悉,佛奇将Omicron在美国的激增描述为“海啸”,警告公众不要被初期数据迷惑,称“我们从南非、英国收集的、甚至美国的初步数据显示,Omicron看起来可能不那么严重”。



并补充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很多人被感染,以至于需要住院治疗的净人数、总人数增加,我们不能对这些报告自满,仍然有很多人住院”。


由于美国目前的每日新确诊案例已飙升近50万,许多专家质疑是否会引起不必要担忧,并建议死亡率和住院率能更好提供疫情的真实状况,对此美国首席防疫专家佛奇(Anthony Fauci)表示“您真正应该要担心的是‘疫苗是否保护我们免于导致住院的重症’”。



据了解,美国目前只有62%符合条件的居民完全接种疫苗,更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接种加强疫苗


目前各种研究也表明,疫苗虽然不能抵抗病毒,但却可以避免轻症从而降低重症和死亡率,各国专家也呼吁民众尽快施打疫苗,部分符合条件的人更应该补打加强针!



口罩只需戴5天


然而,就在病毒这么严重的情况下,美国卫生官员周一将对感染冠状病毒的无症状美国人的隔离限制从10天减少到5天,并同样缩短了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的时间


隔离5天后,只要戴口罩就行。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官员表示,根据以往数据显示,冠状病毒感染者在症状出现前两天和后三天最具传染性。


与早期版本的冠状病毒相比,Omicron仅仅导致轻微的疾病。然而感染的人数过多,导致医院、航空公司和其他企业无法正常运营。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 (Rochelle Walensky) 表示,本国即将出现大量Omicron病例,“这些病例并非都是重症,事实上,许多人将没有症状”,“我们希望确保有一种机制,在遵循科学的同时安全地继续保证社会运转”。


美国大学公共卫生法专家Lindsay Wiley说,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隔离和检疫指南让公众感到非常困惑。



1、我应该注意哪些新冠症状?


初步数据显示,Omicron和其他变种之间存在一些症状差异。南非公布的数据显示,患有Omicron的人经常会出现喉咙发痒或疼痛,同时伴有鼻塞、干咳和肌肉疼痛,尤其是腰痛。


与此同时,Delta的变种仍然在蔓延。根据CDC的说法,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烧、干咳、疲劳、发冷、肌肉疼痛、喉咙痛、头痛、味觉或嗅觉丧失以及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


如果你感到不舒服,立即去做检测。



2、我没觉得不适。我还需要检测吗?


你可能在没有表现出症状的情况下被感染,并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即使你接种了疫苗。接受新冠病毒检测总是好的,尤其是可以阻止Omicron病毒的传播。鉴于最近几周的高传播率,如果你参加了一个大型集会,最好去接受检测。


CDC目前的指导意见称,接种疫苗的人如果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有过密切接触,不需要隔离,但应该在5天后进行检测。然而,检测专家表示,这对Omicron来说可能还不够快,其潜伏期可能只有72小时。专家说,最好的检测时间是接触后的第2、3和4天。



3、我有哪些检测的选择?


有几种检测选项。你可以在家里用从药店购买的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也可以去实验室或诊所进行PCR检测。


如果你在进行家庭快速检测后呈阳性,可以用不同的品牌进行第二次检测,或者去检测中心确认结果。



  • 针对感染人群的隔离



隔离规则对于被感染人群(呈阳性)包括未接种疫苗、部分接种疫苗、完全接种疫苗以及接种加强疫苗的人来说,是相同的。



从您测试呈阳性的那一天开始算起,感染者从最初隔离10天改为5天


5天结束时,如果你没有症状,你可以恢复正常活动包括去公共场合,但必须佩戴口罩,即使是和家人一起,至少也要再戴5天。



如果隔离5天后仍有症状,请待在家里直到感觉好些,然后开始5天一直戴口罩的日子。



  • 针对接触者的隔离



而对于那些跟感染者接触但并未中招的人来说,从原本居家隔离10天改为戴口罩10天



现在,未完全接种、完全接种疫苗以及接种加强针的人来说,一样需要戴口罩。


  • 五天后暂停隔离并非没有风险



而这个新规定的改变源自于,很多人在第一次感觉到症状时就接受检测,但许多美国人因为其他原因接受检测,比如是否可以探望家人或回公司工作。专家说,这意味着阳性检测结果可能无法准确显示一个人何时被感染或清楚地说明他们何时最具传染性。



美国传染病学会发言人、纽约医生亚伦格拉特博士说,当人们被感染时,传播风险会在五天后大幅下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消失。


因此戴口罩依然是重中之重。


  • 防疫指南不是强制性



目前,CDC提出的防疫指南不是强制性的;这是对雇主、州和地方官员的建议。上周,纽约州表示将实行CDC对医疗保健工作者的安排,以解决严重人员短缺的问题。



其他州可能会寻求缩短其隔离和检疫政策,对于统一防疫指南是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很多州可以借鉴这样的规定,而不是“政策的大杂烩”。


鉴于新冠病例数量激增,更新“防疫指南”被视为为了应对来自商业利益的压力一个手段


  • 寻求突破



一些专家几个月来一直呼吁“改变”,因为更短的隔离似乎足以减缓传播。


现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改变对公众的隔离和检疫指南,使其更加“不严格”。



这一变化针对的是没有出现症状的人


仍然鼓励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的人呆在家里。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