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疫苗抗体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第二次感染,再加上新毒株来袭,情况变得复杂,最近身边生病的人又多了起来,发烧、咳嗽等症状再袭。公共场所,一些人已经自觉将脱下的口罩又重新戴起。
我们回避谈论新冠Covid19,但现实总是残忍,中疾控已经做出通报,张文宏医生也呼吁大家再次接种疫苗。

近日,“潜伏”数月如今喷薄而出的新冠变种“大角星”(Arcturus)XBB.1.16 泛滥33国,出现“全球首例死亡”,WHO已将其关注升级并发出了警告,而其发源地印度如今已是日增破1.2万,创8个月新高!

20日,泰国政府通报,当地共录得27起“大角星”变异毒株病例,其中1名外国男子死亡,这也是全球首例“大角星”变种感染死亡个案。
泰国公共卫生部Supakit Sirilak表示,死者患有潜在健康问题,“因此他的死亡可能不会直接反映这种亚变异的严重性,而是它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

泰国政府已发出警告,大角星恐很快会成为泰国的主流变异株,敦促民众小心防范,采取适合措施避免感染。
“大角星”究竟是什么,它与之前的毒株又有什么不同?
XBB.1.16被称为Arcturus,别名“大角星”,是BA.2.10.1和BA.2.75的重组或杂交变体,它们都属于奥密克戎变种BA.2的后代。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1月首次发现XBB.1.16,在3月22日将其列为“监测下的新变种病毒(VUM)”。近日又进一步将其升级为“感兴趣的变体”,预计它比其他亚变体更具有生长优势,并能逃避免疫系统!
WHO在其更新中发出警告:“XBB.1.16 可能会在全球传播并导致病例发生率增加,”


东京大学一项研究则表明,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和XBB.1.5毒株高约1.17至1.27倍。
截至目前,全球至少有33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该变种,主要是印度、美国和新加坡。
印度3月以来“大角星”感染案例激增,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毒株。现在,印度单日确诊人数已经突破1.2万人,创8个月以来的新高!


在过去的24小时里,印度卫生部就报告了14例死亡。 印度部分地区又开始推行“强制佩戴口罩”的指令。


在美国,“大角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目前已经占到新冠病例的7.2%。
美国梅奥诊所临床病毒学主任Matthew Binnicker 表示,与其他变种相比,XBB.1.16 可能还与更高级别的发烧有关。
根据媒体报道,澳洲一名已经接种3针辉瑞疫苗的泰裔男子在感染大角星变种之后,“发烧整整3天,吃药退烧后不到2小时又开始反复发烧。”


体温飙到39度,脑子痛到晕沉,他感觉“自己随时随地快窒息而亡。”
第四天开始,他感觉到眼睛刺痛,随后双眼严重发炎,“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就像透过薄薄的白色窗帘看外界。”
而到第6天,已经鼻涕带血,咳嗽剧烈时,还会有血液直接从鼻子中喷出!

该男子在历经13天的“战斗”后终于逐渐恢复,但回顾起过程,依然感慨新变种之恐怖。
在加拿大,情况同样变得复杂起来:4月11日当周,全国有超过3200人因新冠住院。
曼省报告,该省又记录了13例新冠死亡,这是一个多月以来的首次增加。

重症监护ICU人数的人数也在增加,在4月9日到15日这周,该省因新冠进ICU人数已经增到12人,40人住院,阳性检测率增至16.4%。
传染病专家 Abdu Sharkawy表示,印度流行的大角星值得“密切关注”,加拿大虽然目前没有发现大角星,但“这种病毒几乎就在这里,它就在附近,不一定传播很快,但数量非常多,它很可能会一直存在下去。”

我们可以无视病毒,但病毒不会无视我们。

加拿大独立媒体THE TYEE发出报道,也许BC也是时候重启口罩令了。

报道认为,这是一场“背叛”。因为新冠并不是呼吸道疾病,也并不“温和”,10%的人正因长新冠而饱受摧残,每一次的重复感染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
“我们显然仍然处于大流行中。”
我们可能因为厌恶而无视,而病毒可能就在不远处看着我们,露出狰狞的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