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登上了春晚舞台。然而,AI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诈骗领域。近期,全球多地发生了多起利用AI技术实施的高科技诈骗案件,不仅普通人受害,连富豪和名人也未能幸免。巴菲特有一次与女儿视频通话,通话结束后,被告知这是AI给他打电话,让老巴惊掉了下巴。近日,意大利多名富商成为AI诈骗的目标。诈骗者利用AI技术模仿意大利国防部长吉多·克罗塞托的声音,声称有记者被绑架,要求富豪们支付赎金以协助政府解救人质。诈骗者还声称,“我不能拿国防部的钱付赎金,但意大利银行将会把钱还给你。”尽管部分富豪识破了骗局,但仍有不少人上当,其中包括79岁的前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主席马西莫·莫拉蒂,他被骗走了超过100万欧元。莫拉蒂事后表示:“这些骗子非常专业,一切听起来都像真的,任何人都可能上当。”等反应过来时,这些钱早就被转走了,估计这一单直接爆了今年的KPI。目前,已有3名富商向米兰地检署检举。幸运的是,经过国际合作,2月12日米兰检方宣布成功冻结并追回了全部涉案资金。意大利国防部长和意大利银行也发出警告,提醒公众警惕此类诈骗电话,切勿轻易提供个人信息。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和加拿大各地使用AI合成语音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例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都上当受骗。AI诈骗主要分成几个类型:声音合成、AI换脸和转发微信语音。骗子会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然后用AI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的家属,目标经常是有子女的老人。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利用AI技术换脸,伪装成目标信任的人,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信息确认。还有骗子会盗取微信号,向受害者的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转发之前的语音,骗取钱款。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转发,总之无所不用其极。AI时代,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都有可能是假的,大家更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也不要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如果有人自称“家人”或“朋友”,说“学校需要紧急交学费”、“人在境外旅游需要帮忙买机票”、“遭遇车祸需要马上手术”,诱导你转账,务必留个心眼,多途径核验对方身份,不要随意汇款。
|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