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 )4月8日(周二)宣布,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将于4月9日(周三)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达 104% 的关税。 其中包含此前的20%关税和上周宣布的34%报复性关税,再加上最新宣布的50%额外关税。 全球金融市场近日遭遇了一场堪称载入史册的剧烈震荡,而这场风暴的源头正是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
特朗普还补充道:“此外,所有有关中方请求与我们会谈的对话将被终止!与此同时,与其他要求举行会议的国家的谈判将立即开始。”
面对美方的咄咄逼人,中国商务部迅速作出回应,将这一额外征税举措称为“错上加错”,并明确表示中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讹诈本质”。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态度坚决,指出如果美方升级关税措施落地,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发言人强调,美方对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做法。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旨在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完全是正当之举。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其讹诈本质,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方重申立场,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施压和威胁绝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此次中美关税风波的走向,无疑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各方都在密切关注。
消息一出,美国股市在短暂回升后迅速掉头下跌。标普500指数原本一度上涨超过4%,本来有望创数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但最终却大跌1.6%;道琼斯指数也抹去了开盘1460点的涨幅,下跌320点,跌幅0.8%。 市场分析师琳赛·贝尔(Lindsey Bell)表示:“投资者原本乐观地认为特朗普会放松立场或推迟实施关税,但事实证明市场想错了。” 这场贸易冲突的升级显然已经不再只是中美两国的事情,全球经济都在被这股冲击波所波及。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宣布对包括越南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使得原本在越南生产、售价约155美元的运动鞋,价格可能暴涨至220美元。 零售商已经开始感受到压力,美国服装零售商表示正在推迟订单并暂停招聘。 马斯克亲自向特朗普呼吁取消关税特斯拉CEO马斯克(兼任特朗普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在关税问题上罕见和特朗普总统唱反调,并与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爆发激烈骂战。纳瓦罗称特斯拉过分依赖海外零部件,就是个汽车组装作坊而非制造商。马斯克在在X平台连发帖怒斥:“纳瓦罗是个白痴!特斯拉的国产化率全美最高!”白宫对此轻描淡写地回应:”个人观点不同而已。男孩子就是这样,让他们吵吧。”跨国对冲基金金融服务公司Citadel创始人、共和党金主之一Ken Griffin炮轰:”关税是重大政策错误,将伤害中产阶级。”华尔街对冲基金大佬Daniel Loeb原本认为特朗普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初始关税不会损害股市,但现在已经坐不住了,公开发声反对特朗普更全面的关税政策,表示股市大乱“全是由一个人造成的。”众多品牌集体向美国“断供”价格恐飙升!沃尔玛、Levi’s等零售巨头警告:关税成本上涨将转嫁给消费者,部分商品已计划涨价。卖巧克力bar的网红MrBeast则反向操作,发帖称:粉丝们有福了,因关税利好,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可以享受20%的折扣。依赖全球产业链的企业巨头,也是人人自危。例如苹果公司的大多数iPhone仍在中国生产,路透社曾估算,最便宜的iPhone 16机型可能从799美元涨到1142美元,1599美元的iPhone 16 Pro Max则可能涨到2300美元。而这还只是在54%关税基础上计算的。《印度时报》称,仅3月的最后一周,苹果公司就在3天内,连发5个航班,满载手机从印度运往美国。许多依赖海外制造的商品正面临供应中断风险,包括豪华汽车、名表以及高端玩具等多个品牌,已选择暂缓向美国发货。
大众汽车发言人表示,受影响的车辆正是在新关税宣布当天抵达美国的,现如今,被迫滞留在美国港口。
有分析认为,企业高层正期待总统政策“转向”或有机会协商较低税率。
无人机视野下的大众汽车 图源:Reuters.com
该公司表示,未来在车辆价格明细中会新增一项“进口附加费”,这笔费用将和购车时常见的税费、选装配置(如座椅加热、全景天窗)等项目一起列出,明确标示给消费者。
大众暂停出货,进一步突显新关税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冲击。
大众发言人表示,消费者短期内不会立刻感受到影响。目前公司在美库存大约有3.7万辆,足以支撑经销商销售两个月左右。
“大多数专家一致认为,美国的加征关税及相关反制措施将对美国及其他经济体的增长与繁荣产生负面影响。整个汽车行业、全球供应链、企业和消费者都将不得不为此承担后果。”
大众已在美国本土工厂累计投资超过140亿美元,雇用了数千名员工。目前,位于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工厂主要负责生产中型SUV Atlas、Atlas Cross以及电动汽车ID.4。
尽管在美拥有生产基地,但由于大众在美销售的多数车型仍来自德国和墨西哥,公司依然是新关税影响最显著的车企之一。
捷豹路虎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
据《泰晤士报》报道,捷豹路虎已决定暂停对美国的整车出口,为期一个月,以评估并调整应对策略。
图源:Dailymail.com
捷豹路虎每年向美国出口近10万辆汽车,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
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内,捷豹路虎全球销量达43.17万辆,总销售额达3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65亿美元,高于中国(54亿美元)和英国本土(50亿美元)。
捷豹路虎发言人表示:“我们的奢侈品牌在全球拥有广泛吸引力。当前我们的重点是继续服务全球客户,并积极应对新的美国贸易条款。”
发言人补充称,鉴于运输周期的延迟,美国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不会立即出现缺货现象,但如果暂停发货的措施持续时间拉长,捷豹和路虎品牌车型的供应紧张问题可能逐步显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捷豹路虎公司表示不排除未来会调整定价,以缓解成本压力。
其他受影响的商品
除了豪华汽车之外,名表、机器设备以及高端玩具等,已有多个品牌选择暂缓发货。
瑞士制造的奢华手表品牌,包括劳力士(Rolex)、百年灵(Breitling)和爱彼(Audemars Piguet),目前正处于观望状态。
图源:Nypost.com
“几乎所有主要品牌都已暂停对美发货,”劳力士及其他高端腕表经销商、Boneta Inc.创始人埃里克·博内塔(Erik Boneta)表示。
“如果政策最终实施,从制造商到终端消费者,势必要有人为此承担成本——要么生产端自行吸收一部分,要么消费者为此买单。”
今年到7月,Tonka Trucks、Care Bears、K'nex、Lincoln Logs等经典玩具,可能将会彻底断货。
图源:Nypost.com
这些玩具由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Basic Fun公司生产。受新一轮关税影响,该公司已于今日全面叫停所有境外制造玩具商对美发货。
“吸收或转嫁10%到20%的税已经够艰难了,但当幅度升至54%,甚至可能高达104%,那几乎是无法承受的!消费者将望而却步,全球贸易也将陷入停滞,”公司负责人表示。
此外,任天堂也宣布推迟其旗下备受期待的Switch 2 预购订单的发货。由于该款游戏机在日本生产,根据最新政策,将面临24%的进口税。
任天堂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正“评估关税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原定的预购发货计划将暂缓执行。
图源:Nypost.com 美国多地爆发“囤货潮”普通美国消费者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囤货狂潮。
因为担心商品价格将大幅上涨,不少美国消费者开始加快购物步伐。一些人选择不再观望,转而提前购买汽车、电子产品、美妆用品等高频消费品。
图源:Lokmat.com
[color=rgba(0, 0, 0, 0.9)]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爆料,“我就没见过Costco早上开门时能有这么多人,每个人都在谈论关税!” [color=rgba(0, 0, 0, 0.9)]早上9点55分,美国华盛顿的一家Costco门口已经有不少推着购物车的顾客在排队了。 [color=rgba(0, 0, 0, 0.9)]市民亲眼看见这疯狂的长龙,纷纷感叹:“多年来,我们每周六早上都去Costco购物,一般也就站5个人了不起了,但现在大约有50个人,真的比之前拥挤了很多,太疯狂了!” [color=rgba(0, 0, 0, 0.9)]有华人网友发帖称:“Costco果然又是开始囤纸了,不知道是因为听说涨关税还是因为小熊纸减价,好多人都是两三袋的搬,架子空了很多。” [color=rgba(0, 0, 0, 0.9)]住在纽约的居民尼尔(Noel Peguero)表示,他一天就花了$3000购买电子产品、汽车零件、园艺工具和其他家庭用品。 [color=rgba(0, 0, 0, 0.9)]“现在就是囤货的时机。” [color=rgba(0, 0, 0, 0.9)]另一位伊利诺伊州居民表示“以后除了生活必需品,我不会再乱花一分钱。”水果、牛油果、茶叶这些进口产品现在都成了“奢侈品”。
据Cox Automotive初步数据显示,在新关税正式推高价格前,3月底新车销量出现激增,3月有望成为过去4年来美国车市表现最强劲的月份。
Cox执行分析师Erin Keating指出:“至少在短期内,消费者已经采取了‘现在买比以后买好’的策略,预期未来价格将进一步走高。”
新规不仅将影响汽车价格,还可能推高咖啡、美容产品、电子设备等众多商品的成本。
亿万富翁企业家马克·库班(Mark Cuban)也在社交媒体上呼吁消费者提前囤货。库班表示,“从牙膏到肥皂,任何你能存得下的消耗品,现在都应该买下来。”他还提醒称,即便商品是美国制造,企业也可能以关税为由提高价格。
50岁的诺埃尔·佩格罗(Noel Peguero)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他刚在纽约一家百思买将一台40英寸电视搬进车里,“现在,就是该买的时候了,无需再等。”
来自西弗吉尼亚的消费者,梅兰妮·莫罗兹(Melanie Moroz)表示,她最近一直在囤积化妆品、护肤品和美发用品,以应对未来的价格不确定性。
图源:Nypost.com
根据CreditCards.com今年2月的调查,五分之一的美国人表示,他们最近购买的商品数量超过平时,主要是对关税的担忧所致。
不过,也有人持保留态度。《纽约时报》“Your Money”专栏作家罗恩·利伯(Ron Lieber)提醒广大消费者称,关税的最终形式和持续时间尚不确定,不建议因恐慌过度消费。
近期,部分经济学家上调了明年美国可能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此外在股市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数百万美国人的退休储蓄账户也在不断缩水。在经济前景日益不明朗的背景下,不少经济学建议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
关税大战已经打响,这场全球经济的风暴,注定牵动每个人的钱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