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主穿这样打卡切尔诺贝利。
近日,某博主在社交平台分享的一组切尔诺贝利打卡照引发关注,该博主称其参加当地旅行团,来到“世界上最危险的旅行地之一”,“徒步三天两夜穿越普里皮亚季小镇”,期间“盖格探测仪的警报声此起彼伏”。照片中,其穿着便服在几处遗迹前合影。
该帖发布后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博主不穿防护服的行为,并认为其不应该宣传这种地方,可能造成误解、吸引更多人无防护前往;也有人称,博主拍摄的照片增加了其对切尔诺贝利的了解。
在评论区,该博主解释称,自己大部分时间穿着防护服,会找辐射量数值低的地方穿便服拍照。此前,美剧《切尔诺贝利》热播时,前往当地旅游的人数曾一度飙升。
10月21日,一名粉丝达9万的博主在微博发布打卡切尔诺贝利的组图,称自己徒步三天两夜,踏入切尔诺贝利后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盖格探测仪的警报声此起彼伏,几处辐射量高达30+μSv(微希沃特)”。 照片中,该博主身穿便服在几处废弃建筑物前留影,包括著名的核“石棺”,该行为随后引发热议。
评论区,有网友对此举提出质疑,认为其应该穿着防护服,还有网友提醒其不应该宣传这种地方,可能对他人造成误解、吸引更多人无防护前往。该博主则回复称大部分时间自己穿着防护服,会找辐射量数值低的地方穿便服拍照,进去之前,有协议告知如何穿衣,需要带什么。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称,博主拍摄的照片增加了其对切尔诺贝利的了解。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距基辅14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发生爆炸的电站第4号机组完全被毁,后被水泥封死,称为“石棺”。 爆炸发生后,当时的苏联政府以4号反应堆为中心,将30公里半径内多数区域划为禁区,撤走居民,用铁丝网围了起来。 根据乌克兰卫生部的统计,核事故发生之后,有超过239万的人因核事故患病,其中,超过45万人是儿童。 但从2011年起,根据乌克兰政府的决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地区对普通游客开放。 据《中国青年报》2019年报道,乌克兰当地旅行社推出了切尔诺贝利一日游或两日游套餐,只有成年人可以报名参团。游客需要签署一份声明,承诺会身着长衣长裤,不触碰隔离区里的任何物品,皮肤不与地面、草木、建筑有任何接触。 有些游客会花上10美元,买一个计数器,随时测试辐射值。越接近隔离区的核心,计数器的数值越大。个别地点,数值会激增到几百微希沃特/小时。 2019年美剧《切尔诺贝利》热播时,曾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路透社2019年6月报道称,该剧2019年5月播出后,乌克兰当地一家旅行社5月以来的预定量增加了40%。 当地时间2019年6月7日,乌克兰普里皮亚季,游客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遗迹前打卡。(图源:东方IC) 视频博主郭杰瑞2019年8月发布过参加切尔诺贝利旅行团的视频,他曾穿着便服在“石棺”前拍摄。拍摄时,根据其手中的盖革计数器,测得该地点当时辐射量为1.04微希沃特/小时,土地辐射量为1.1微希沃特/小时(1000微希沃特=1毫希沃特,按一年8760小时计算, 1微希沃特/小时 = 8.76毫希沃特/年)。 在辐射量较高的地方,包括网红们打卡的摩天轮处,则都需穿防护服,2019年郭杰瑞拍摄时,摩天轮座舱底部辐射量为125微希沃特/小时。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希沃特。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希沃特时,医学上观察不到对人体的确定性效应,即明显的组织损伤;当剂量超过4000毫希沃特,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情况下,有50%的死亡率,而当剂量超过6000毫希沃特时,则可能致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