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华人兑换$51万「银行本票变废票」还不敢报警

 2021-12-16 02:43:41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0
布碌仑近日有数名华人因买房或其他之需而通过中间人兑换银行本票(Cashier's Check),不想却遭遇跳票,其中仅通过同一个中间人兑换的银行本票就有51万元被跳票。


本票都能跳票?

美国常见支票类型有:
  • Personal Check(个人支票):由开户的帐户人自行签发,兑现时从帐户中扣钱。
  • Cashier’s Check(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签发时先从帐户中扣钱。
  • Money Order(汇票):由金融机构(包括邮局)签发,兑现时从金融机构扣钱。



本票由银行签发,只有当开票人的帐户中金额足够支付时,银行才会开出本票,并预先从开票人帐户中扣除相应金额。

这种安全性自然远远高过个人支票,所以通常在支付买房等大额付款时都会要求使用本票。


数名受害者日前到美国亚裔社团联合总会求助,据陈氏夫妇讲述,因要购置房产,所有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以现金兑换银行本票的中间人张某,在将5万元现金交给对方后,于11月24日拿到本票,但因第二天是感恩节,他们在26日才前往银行,但不想再查帐户时发现跳票。


受害者石先生表示,他也是通过中间人张先生兑换了近2万元本票,然后在感恩节前后通过银行的ATM机存入,随后也遭跳票。

中间人张先生也场,他表示,自己至多从中赚取一个百分点,此次他是通过一名居住在新泽西州李堡(Fort Lee)的一华裔男子去当地银行兑换的本票。

张先生说,为保险起见,他还专门安排了一名司机带着45万元现金亲至李堡的银行,当面看着那名华裔男子将钱兑成本票并清点清楚后,才带着本票回到布碌仑。

据张先生称,在跳票后的第二天他即请律师前往银行查问,被告知那名男子随后又持身分证件回到银行要求撤销本票,导致这些本票跳票。

律师斯科拉里(Lisa Scolari)对此表示,受害者被骗后应第一时间向警方报案,另外因这些本票是跨州兑换,该案已涉及违反联邦法律,受害者还应尽快向联邦调查局(FBI)等部门举报。

斯科拉里还表示,若这些本票为真,银行不可能停止支付,因每张本票是由银行担保、以银行自有资金开具并由出纳员签署。

因此不存在购买者第二天持证件又返回要求银行撤销的现象,除非这些本票为假才会跳票。

亚总会会长陈善庄表示,该案受害者至少有十几名,有的个人损失高达11万元,共计金额已经超过了50万元。


作案手法曝光

在华人社区,一些小老板,平时都以收现金为主,每年报税很少,所以能享受着政府的退税和福利,还能赚着现金。
但是由于平时报税少,买房子的时候,银行账户里就没有那么多“干净”的钱,于是就会求亲告友,帮忙将手里的现金“洗干净”,现金给别人,然后让人家给开出支票,凑出买房的头款。

但是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毕竟能开出大额支票的人太少太少了,于是就在华人社区找“中间人”,用现金去换“中间人”的银行本票!
为什么要使用银行“本票”呢?本票是由银行签发,签发时先从账户里扣钱,只有当开票人的帐户中金额足够支付时,银行才会开出本票,并预先从开票人帐户中扣除相应金额。走账的安全性远远高过个人支票,所以通常在支付买房等大额付款时都会要求使用本票。
但是,华人找“中间人”开本票,却有着极大的风险。

在上述被骗案例中,受害的华人先是找“中间人”,“中间人”抽取其中的1%作为手续费,再由中间人找到可以开出本票的第三方。第三方开出银行本票后交给受害的华人,再由受害的华人将现金交给第三方。

第三方如果要做局诈骗,就会设在星期五这一天。他们用手机上安装的银行APP扫描银行本票,存入自己的手机银行,然后将这张实际上已经存入银行账户的“本票”再交给受害的华人。

而受害的华人根本不知道这张本票已经被人家通过手机APP已存入银行账户里了。
但受害的华人在下一个银行工作日,也就是下个周一存入这张本票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张本票已经被兑现,从而出现“跳票”现象。

怕被查税
受害华人不敢报警

但至今部分受害者选择不报警,怕税务局查税;但骗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呼吁更多受害者站出来,配合调查。

对此,希望我们华人尽量不要去用“小聪明”,去搞这种灰色的操作。

同时,在遭受骗局时,不要沉默。要相互通知,把骗子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小,只有骗子活不下去,才能让民众正常地活下去!!
最后,希望所有不幸遭受骗局的人,大胆地出来报警并做纪录声明您是受害者。向机构投诉:FTC、美国邮政检查局和您所在州的司法部长。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百事通华人资讯网」上看到的,谢谢您!

| 0 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