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似乎没有轻易放过每一个暴露者,美国总统拜登确诊转阴后不久,今天,8月16日,白宫发布声明: 美国第一夫人吉尔 拜登新冠检测呈阳性,并出现“轻微症状”。 
白宫声明指出,吉尔是在昨天深夜开始出现类感冒的症状,她在快速抗原检测中检测为阴性,但在核酸PCR检测中呈阳性。 这是第一夫人疫情来首次感染新冠,距离拜登转阴约10天。 和总统一样,第一夫人也接种了2针疫苗和2针加强针,一共4针。她目前正在服用辉瑞公司的Paxlovid对抗病情。 
拜登是在7月21日首次确诊,30日又经历了“复阳”,一直到8月5日才转阴,7日被允许解除隔离。 当天,拜登就迫不及待地走出了白宫,登上专机前往家乡特拉华州海滩与夫人团聚了。 临走前还摘下口罩,竖起大拇指表示:我感觉很不错呢。 
结果,两人团聚1周后,第一夫人中招了。 
今天拜登的测试结果:阴性。 不过由于这回他是密接者,所以回白宫后会在和人近距离接触时戴口罩10天。 如果要认真算一算的话,这回第一夫人的密接者还真不少,且不说从周末起相聚的儿子儿媳一家,这天第一夫人还很开心地去了商场购物。 从街拍照看,她并没有戴口罩。 

是啊,连CDC都在上周更新防疫政策:密接者不需要隔离!照常上班上学!取消2米社交距离! 这早就被抛弃的“口罩令”又算什么呢? 目前,美国日增仍在10万徘徊,新冠似乎已经过气,甚至上不了新闻版面的首页。但一些被忽略的信息依然可算是恐怖的: 比如,CDC发现,近80%的美国儿童感染了新冠。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大约79.7%的6个月到17岁的美国儿童曾染疫。 这意味着截至2022年6月,估计全国有5700万儿童至少感染过一次新冠。 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再感染。 从年龄段来看,0-4岁的儿童中有74%被感染, 5-11岁有82.5%,12-17岁有80%。 
儿童感染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年幼的孩子因新冠死亡的悲剧依然存在。 未知的潜在担忧还有:他们会不会遭受后遗症的折磨? 近期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文章就发现,至少八分之一的新冠染疫者有长期后遗症。 

在这项在荷兰发起的研究中,7.6万名参与调查者,有5.5%(约4200人)确诊,其中超过21%在转阴后3-5个月内至少又出现了新症状,或症状加重。 研究人员指,数据表明,12.7%的染疫者——约占1/8——有长期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或疼痛、肌肉疼痛、味觉和嗅觉丧失、四肢刺痛、喉咙肿块、感觉冷热、手臂或腿沉重,以及全身疲倦……感染者挺过了新冠,但噩梦未完。 
而更悲催的,是这场疫情至今没有任何结束的痕迹。 在美国,凶猛的BA.4和BA.5已经几乎占据了所有新病例,BA.5高达88.8%,BA.4也在短期猛增,占据5.1%。 在菲律宾,卫生部周二又报告了1000多例Omicron变体,也都是BA.4和BA.5. 

在加拿大,由Research Co.进行的调查显示,自从新冠限制措施取消之后,有37%的加拿大人表示,家里有人感染了病毒,BC省的比例最高,有43%。 在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16日通报,韩国24小时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84128例,重症病例563例,比此前一天增加42例,是自4月下旬以来的最高值。 
最悲催依然是日本。 好不容易日增从最高峰时期的25万回落到日增16万,但近期单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激增,达到了1个月前的7倍! 
数据显示,日本的新冠死亡人数自 8 月 9 日达到 250 人以来,现在几乎每天都超过 200 人。
周一的死亡人数为 215 人,约为 7 月 15 日的7倍。
很多人提出Omicron的重症和死亡率低,但日本专家小组却发出警告,不要低估Omicron,称截至2月,所有Omicron的携带者死亡率为0.13%,高于季节性流感(1.116%-0.09%)。

日本儿科学会近日还发布意见称,由于“第七波”中儿童重症患者数量在增加,建议5岁至17岁的儿童都要接种疫苗。 马上就是9月开学季,数十名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都将在汇聚一堂,按照美国的建议,即使家中有人染疫,作为密接的孩子也可以重返课堂。 可以预见,秋季疫情必将再次反扑。大家还请做好准备,提高免疫力,继续防疫。
|